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微商城| 砖题库职位库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当前位置:中山人事考试网 > 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阅读模式

    中山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读与命题趋势

    2022-10-24 19:10 佛山人事考试网 来源:佛山市公务员考试网佛山华图在线咨询

      中山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读与命题趋势由中山公务员考试网考试资讯栏目提供,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考试信息,请关注中山公务员考试网/中山人事考试网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已于10月24日上午正式发布,对于各位备考考生来说,国考大纲就是备考路上的启明灯,指引你通往成“公”之路。华图教育20年深耕公考领域,对历年的国考大纲和命题趋势都有精准把握,2023年也必将助力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根据2023国考新大纲,华图教育结合以往国考考情,具体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一科目,给大家分析预测今年的国考命题新趋势。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与往年相比,考查内容一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一、常识判断

    2018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019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020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021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022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2023年 主要测查报考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根据历年真题,国考常识判断科目重点测查考生政治常识、历史人文常识、科技常识等方面的内容。按照历年的惯例,虽然国考常识判断学科考试大纲有过一些变化,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完全体现在试题中。例如2020年的国考大纲删除了以往大纲中的法律、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的表述,但是在当年的考试中仍然有相关的题目出现,且出现比例未发生明显变化。2021、2022、2023都延续了这一趋势。所以,各位考生仍然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一般来说,国考常识判断需要重点准备的内容是政治、法律和科技常识,三者占总题量三分之二左右,考生在的备考中一定要重点关注。

      同时,2023年大纲中,常识判断新增了两道样题,如下:

      例题2:“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以下“七一勋章”获得者与其先进事迹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张桂梅——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B.王兰花——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

      C.孙景坤——公而忘私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

      D.李宏塔——为国护海寸步不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答案:C。部分“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分别是:王兰花——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张桂梅——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孙景坤——公而忘私永葆革命本色的战斗功臣,李宏塔——共产党人革命传统优良家风的传承人。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题3:下列毛泽东诗词与创作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解放南京

      B.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

      C.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1948年淮海战役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

      (答案:A。A选项,出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毛泽东得知捷报后,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故A正确。B选项,出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写下这首词。故B错误。C选项,出自《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在起义后几天写下了这首词。故C错误。D选项,出自《七律·长征》。该诗作于1935年10月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长征是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开始的。故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

      我们不能看出,这两道样题侧重考查党政时事和中共党史,这也同样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政治类的考题将继续成为2023年国考常识判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在二十大刚刚落幕之际,考生应当对党政热点保持高度的重视,加以详尽的学习和掌握。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根据2023年国考大纲内容可以看出,言语理解部分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没有明显变化。从2018年-2022年近5年的考情来看,重点考查题型依然是逻辑填空、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和细节理解题。但也提醒各位准备报考省部级岗位的考生,2021年省部级篇章考查出现了“3+2”的模式,虽然2022年又恢复了“1拖5”,但是不排除2023年仍会有“3+2”的可能性。

      与2022年国考言语大纲对比,2023年国考大纲中言语部分的内容相较于去年仅在例题选择上发生了变化。2022年国考大纲只有两道例题,分别是一道代词指代题和一道两空实词辨析的逻辑填空题。而2023年大纲则在去年的基础上多了一道意图判断题和一道三空实词辨析的逻辑填空题。即:

      例题2: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分立如南北朝,都自诩中华正统;对峙如宋辽夏金,都被称为“桃花石”;统一如秦汉、隋唐、元明清,更是“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B.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C.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D.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答案:A。这段文字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说明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首句介绍先秦时期“开启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次句以“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作为统摄,然后列举分立、对峙、统一等不同的历史格局下,各王朝的具体表现,论证此前观点。最后归结到“今天,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这一认识。因此,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4: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______。这方面,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______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蔓延守护犹豫

      B.扩散占据退缩

      C.泛滥掌握含糊

      D.滋生控制迟疑

      (答案:C。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主流媒体在宣传时应发挥的作用。根据语意,第一空所填动词的主语是“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蔓延”“扩散”“泛滥”合适;“滋生”意为发生、引起,不合适。第二空所填动词的宾语是“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填入“占据”“掌握”“控制”合适,表达主动性强;“守护”强调已有主动权,保护其不被夺走,不符语意,不合适。第三空指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与“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相对,“犹豫”“迟疑”“含糊”合适,“退缩”不合适。综上,应填入“泛滥”“掌握”“含糊”。因此,正确答案为C。)

      通过对新增例题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1)逻辑填空偏向实词辨析,词语搭配或成重点。

      (2)意图判断榜上有名,归纳概括能力重要性依旧。

      (3)文段选择会紧跟时事,与时俱进。

      各位同学在复习的时候,要多注重实词和意图判断,多关注时事热点、当下国家大政方针,这对言语的复习也有一定好处。

      三、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用题型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

      数量关系虽包括两种题型,但是近几年国考考试当中,主要测查数学运算,考查报考者理解、掌握、解决事物之间的量化关系。考查题型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基础应用题、排列组合问题、几何问题、概率问题等。其中,基础应用题每年考题量逐渐上升,属于必考知识点。2023年大纲中,数学运算新增一道例题就是基础应用题。例题如下:

      例题2:甲、乙、丙、丁、戊5名职工参加党史知识测验,每人得分均不相同。甲和乙的平均分比丙多2分,丁和戊的平均分比丁多5分,甲、乙的平均分比丙、丁、戊的平均分多3分。问丙、丁、戊三人得分的排序为:

      A.丙>丁>戊 B.丙>戊>丁

      C.丁>丙>戊 D.戊>丙>丁

      (答案:D。假设丙得分为x,则甲+乙=2x+4,(甲+乙)/2=(丙+丁+戊)/3+3,则丁+戊=2x-3;戊-丁=10,则戊=x+3.5,丁=x-6.5。因此,正确答案为D。)

      同时,多知识点杂糅也是最新考题趋势,考生在备考时要及时关注。

      四、判断推理

      根据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表述: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用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纵观2017年到2022年的国考这六年,在市地级考试中连续五年出现了逻辑题组,通常称之为“1拖5”,这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确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广大考生务必加以重视。整体上判断推理每年稳定在40题,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题型考查,每个题型10题。

      判断推理大纲整体说明和四种题型说明均未发生改变,只是各个题型的样题由往年的1道题目增加至2道,将4大题型中的典型出题形式做了更为全面的展示。新增样题为:

      例题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中山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读与命题趋势

    中山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读与命题趋势

      A B C D

      (答案:B。所有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从对称轴的变化来看,有两个规律:一是对称轴位置,第一个图形对称轴是垂直状态,之后图形的对称轴依次顺时针旋转45度,按此规律,问号处图形的对称轴位置应在从左下到右上的位置;二是对称轴是否和图形内的一条线重合,第一个图形对称轴与图形内的一条线重合,第二则不重合,第三个重合,按此规律,问号处图形的对称轴应和图形内的线不重合。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物候现象是生物随着气候一年四季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相应季节性变化的现象。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主要包括海拔的差异、经度的差异、纬度的差异和时间的差异。

      下列诗句反映的物候现象受到海拔差异影响的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案:B。A选项提到了春天江水呈碧蓝色,是由于春季温度升高,江水内藻类大量繁殖,反映了物候与季节有关系;B选项提到了四月份时山地与平原地区花期不同的问题,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低有关系;C选项只陈述了物候现象,没有反映出影响因素;D选项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度、不生杨柳的景象,这是经度差异引起的物候现象。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自然声源对于( )相当于( )对于煤炭

      A.人工声源;植物遗骸 B.燕语莺声;矿石燃料

      C.传播介质;社区供暖 D.物体振动;地质危害

      (答案:B。A选项自然声源和人工声源是并列关系,煤炭由植物遗骸形成,逻辑关系不一致;B选项自然声源和燕语莺声是包含关系,矿石燃料和煤炭是包含关系,逻辑关系相符;C选项自然声源需要传播介质,但社区供暖不一定需要煤炭,逻辑关系不一致;D选项自然声源由物体振动引起,与煤炭和地质危害的逻辑关系不一致。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观察了近300名2~4年级儿童在一个学年中的课堂参与度。参与度是根据上课过程中的专心行为和分心行为衡量的,前者指的是回答问题、举手发言或参与讨论等,后者指闲聊等行为。实验中,一半学生站立在高课桌前听课,另一半则坐着听课。结果发现: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长时间坐着听课会增加身体对脊柱的压力,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B.即使是站立听课,也有个别学生会来回走动,影响课堂秩序,让他人分心

      C.许多性格活泼的学生更喜欢站立听课,专注力更好,而内向的学生则愿意坐着听课,觉得更利于提高注意力

      D.站立需要大脑平衡身体、控制轻微肌肉收缩,这些适度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答案:D。结论是站立听课的学生比坐着的学生更加专注。A项说明坐着听讲不利于健康,没有提到专注力,与结论无关;B项说站立听课会来回走动,影响他人听讲,对结论有一定程度的质疑;C项说性格活泼的孩子愿意站立听课,而内向的喜欢坐着听课,与结论无关;D项说为什么站立听课能带来专注力的提升,阐明了原理,支持了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D。)

      从上可知,除图形推理的第一道题目外,其余样题均有四个选项的详细分析。这种趋势足以说明国考特别重视正确答案和错误选项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国考对于判断推理这种看似有争议的题目追求更加客观理性的态度,以及回归到逻辑的理性中来的态度。对于广大考生备考也是一大提示,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既要能够分析出正确答案,同时尽量能够辨析错误选项,这样将更加准确地判断正确答案。

      五、资料分析

      根据2023年大纲表述,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文字、数字、图表等统计性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资料分析每年考查形式均为复合单选题型,一则统计性材料、表格、柱状图等,会有5道问题,四个选项需要计算出正确选项。而资料分析涉及一部分统计术语,需要提前做好功课。

      与以往大纲相比,2023年国考考试大纲资料分析样题从去年的2题,改为完整的一篇表格+文字的复合材料加5个小题的模式,样题从题量、题目难度以及知识点的覆盖面上都能全面再现真题,可以让考生更加完整、全面、真实了解资料分析题目样貌。样题知识点包括基期量计算、增长量比较、两期比值比较、现期倍数计算,现期平均数计算,这些知识点都是国考中的高频考点,内容变化不大。

      新增样题:

    2020年H省秋粮平均生产成本及同比增速 单位:元/亩(成本)、%(增速)  
      秋粮  
    玉米 稻谷
    成本 增速 成本 增速 成本 增速
    生产成本 440.6 -2.1 430.5 -1.9 525.7 -4.0
    其中:物质费用 203.9 -0.3 205.4 -0.3 210.6 0.4
    其中:种子 51.3 0.4 48.5 -0.1 68.4 1.8
    化肥 125.3 -2.2 131.0 -2.6 107.7 -0.3
    农药 26.9 8.6 25.6 14.0 34.3 -1.2
    生产服务支出 130.3 -3.5 120.7 -5.8 194.4 4.3
    其中:机耕 22.1 0.3 15.4 -3.1 61.8 3.0
    机播 21.7 -1.1 21.2 -6.4 24.0 37.4
    机收 62.3 -2.0 61.0 -1.2 78.4 -0.7
    排灌 24.3 -12.0 23.1 -17.2 30.2 0.7
    人工成本 106.5 -3.5 104.4 -0.4 120.7 -20.3
                   

      2020年,H省秋粮玉米和稻谷的市场平均交易价格分别为2.34元/公斤和2.74元/公斤,分别比上年上涨28.6%和8.7%。按此价格测算,2020年全省农户种植玉米、稻谷扣除成本前的产值分别为957.1元/亩、1520.7元/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3.4%、8.9%。

      (1)2019年,H省秋粮稻谷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多少元/亩?

      A.548 B.533

      C.439 D.450

      (答案:A。)

      (2)将2020年H省秋粮机耕、机播、机收、排灌成本按同比增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以下正确的是:

      A.机耕、机播、机收、排灌

      B.机收、排灌、机耕、机播

      C.机耕、机播、排灌、机收

      D.机收、排灌、机播、机耕

      (答案:A。)

      (3)2020年,H省秋粮玉米和稻谷的亩产与上年相比:

      A.仅稻谷亩产高于上年水平

      B.仅玉米亩产高于上年水平

      C.两者亩产均低于上年水平

      D.两者亩产均高于上年水平

      (答案:D。)

      (4)如种植收益=产值—生产成本,则2020年H省秋粮稻谷平均每亩的种植收益约是玉米的多少倍?

      A.0.5 B.0.7

      C.1.6 D.1.9

      (答案:D。)

      (5)2020年,H省农民老王在承包地中种植秋粮玉米,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在种子和农药上需要花费2000元。如亦按全省平均生产成本估算,他需要花费的人工成本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2000元 B.2000~2500元之间

      C.2500~3000元之间 D.超过3000元

      (答案:C。)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大纲样题不再包括综合分析题,2022年综合分析考查的比例也有所降低,这说明综合分析题可能将不再是必考题型。仔细分析代替综合分析题出现的样题,可以发现这道题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实践,解决方法上会运用到简单的数学运算知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考试变化!

      华图教育建议各位备考考生仔细阅读2023年国考大纲,明确备考方向,也希望我们上述对行测大纲的解读和命题趋势的分析能够帮助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抓到备考重点。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希望为哨兵。华图教育在此预祝各位备战国考的小伙伴,顺利成“公”!

    佛山人事考试网推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医疗卫生】【金融银行

    最新招考】【备考资料】【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在线咨询

      以上是中山2023年国考行测大纲解读与命题趋势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资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敬请关注中山公务员考试网/中山人事考试网

    (编辑:佛山华图)


    继续分类查看》》佛山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医疗卫生|金融银行——佛山华图【在线咨询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